《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健康盲點,你也有嗎?》
今天沒有什麼主題,只是想跟大家聊聊天。

 

最近,關係還不錯的同事胃痛一直沒有好。去做胃鏡檢查後才發現是慢性的胃發炎。

醫生當然也是開了一些胃藥、交代飲食清淡少油,下次再回診檢查。

 

早上到公司想說關心一下「怎樣,胃有沒有比較好?你早餐吃了嗎?」

才發現同事因為醫生交代清淡飲食、少吃油,早上竟然只吃了「蘇打餅乾」當早餐。

 

大傻眼!「蘇打餅乾的酥脆口感,都是來自於使用了氰化棕櫚油,就是十惡不赦的反式脂肪。況且這樣早餐毫無營養成分可言」。

我苦口婆心的相勸,因為他跟我交情不錯,而且是女同事(吐槽:這才是重點吧

 

我收到一句淡淡回應「不然要吃什麼...」

我開始傾囊相授的建議「少吃點澱粉、改多吃一點蛋白質。」或「我知道苦茶油對胃很好喲、要不要我幫你買?」

我邊說邊觀察她的表情,我才發現「不然要吃什麼...」並不是一句問句,而是不想改變!

 

同樣的事,也發生在一位人妻好友身上。

雖然她認真讀了許多育兒的書籍,也知道人工添加物對小孩的影響。

但是因為自己也在吃「超美味的人工食品」,小孩看到了也跟著要。

未成熟的味蕾吃過一次就忘不了,以後只要想吃就吵的不可開交。

最後爸媽也只能說服自己「吃一點沒關係吧!至少不是天天給小孩吃呀...」

 

其實真的不能怪他們,弱病先生其實也是在幾年才真正開始「在乎健康」。

即便我從小就體弱多病、過敏到不要不要。但我手中的雞排奶茶卻從來不願意停過。

直到讀研究所時,因為課業壓力太大、作息飲食又不正常,體重暴瘦剩不到 50 公斤。

才真的明白只有健康才是人生的「正職」,其他都只是「兼差」而已。

 

「雖然我都亂吃、至少多少還有運動吧」

「雖然我不常運動、至少我沒有抽煙吧」

「雖然我會抽幾根菸、至少我不酗酒呀」

我們心裏總是默默盤算著「至少我比其他人好...」

 

大學時期,微積分成績全班都考的很差。

教授會把考最高分的人調整到 100 分、其他人就按照「等比級數」的方式調高分數,避免讓太多人被當掉。

但是「健康」這門必修課,是沒有人會幫你調分數。
低於 60 分的人、「通通當掉」,有時候甚至沒有補考的機會!

 

所以真的不要像我切切實實的生了一場大病,才來老生常談的說「健康才是最重要」。

畢竟,我們早就知道了。只是從沒開始認真執行而已。

 

所以,就從此時此刻開始「在乎健康」吧!!
即使每天只有一點點也沒關係。

 

「今天我就少抽一根菸」

「今天我就少吃一點人工食品」

「今天我就早一點點就寢、不熬夜」

 

弱病先生掛保證,你會發現、你一天比一天更健康了。

 

筆者簡介:

畢業於某國立大學碩士,自幼體弱多病的奧少年、破少年。
帶你用理工科的思維、輕鬆詼諧的口吻,進入弱病先生的養生科學。
臉書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mrweak94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體弱多病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